平埔族群遭到歷代政權的殖民統治和同化教育,許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北投社頭目家族歷史記憶的傳承卻一直沒有中斷,因為馬偕宣教的緣故,他們甚至比一般人更早接觸到西方文明的現代知識……。是什麼樣的文化因素讓他們能夠保持族群認同與活力,甚至成為近幾年來凱達格蘭族正名運動的領頭羊,若你對他們的歷史感到好奇,他們往往可以說上一串精彩的故事,讓你像是走了一遭時光隧道。他們是北投社族人,每周日上午定期在中和街上的自立長老教會作禮拜,本週邀請為凱達格蘭族文化保存努力多年的陳金萬老師、教會潘慧安長老,以及族人潘梁芬英老師,透過北投社及他們的教會歷史,了解台灣歷史中應被喚起的部分。

講座文字摘要
與談人|潘慧安(自立長老會新北投教會長老)(節錄)

我今天要來說這間教會的歷史,我們家與北投的教會有很深的聯繫。我祖父當年奉獻出變現所得的八十元,建了現為北投教會的教堂。而現在這間自立教會是我爸爸潘水土創建的,他算是馬偕牧師的第二代牧師弟子,第一代是我的祖父潘水生。我們家是從我祖父開始信仰基督教,祖父原先是道教的信仰,受到馬偕牧師傳道的感召,才改信基督教,並參與了北投教會教堂的建設。民國48年開始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間教堂,到民國五十年的十月落成,教堂建設的基金是我父親募款而來,而建物是我二哥一磚一瓦慢慢建起來的,這間教堂最少也有五、六十年了。不要小看你們現在坐的椅子,這個是檜木做的,是古董!

以前我問父親我們從哪裡來?父親總會說我們就是北投人啊,就從北投來。那時候不懂是什麼意思,只知道我的祖籍不是福州、不是泉州。我父親過世後,我才認識到自己原住民的身份,發現自己是「熟」,也找到自己跟三層崎、北投的關係。我們家原本的土地就是在三層崎那邊,小時候山上大概有一百多戶的人口,大家都在上面農作、採竹筍,在上面生活。三層崎原先是第六番地,我戶籍資料上也是登記第六番地,但在日本時期被政府徵用為公墓,然後現在又被拿去當作公園。我們的土地被搶去,從日本人、國民政府到現在的政府,都沒有人要還給我們。平埔族的話、平埔族自己的歷史都沒有被重視。

與談人|潘梁芳英(退休國小老師)(節錄)

我再多補充一點平埔族的故事,北投三層崎是頭目的故鄉,也就是現在22號公園的預定地。平埔族部落的特點就是門口有種大葉橄欖樹以及莿桐花,看到這些植物就是部落族群的象徵。這些是台灣島內的故事,我想分享一些島外的故事。我們的祖先就是從海上來的,大航海時期的行船路線,不只是探險、發現新大陸的路線,也是許多民族流浪的海線。他們順著海流從三貂嶺登陸,來到台灣,許多的統治者與殖民者也都是從三貂嶺上岸的。今天是講我們的故事,所以我用原住民的語言來唱我先生潘慧耀寫的歌曲,這首歌的意思是有一群很可愛的小鳥,在山中自在地飛來飛去,但也提醒小鳥遇到危險時要趕快躲起來、保護自己。這首歌也給我們平埔族一個警醒,在我們懷念先祖時,也要記得警惕的心。

與談人|陳金萬(台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節錄)

對北投情況不是很了解的人,聽到我姓陳都會說,姓陳不是平埔族阿,可是我確實有著平埔原住民的血統。我的漢人先祖跟在地的平埔族通婚,約定好第一個小孩要給漢人當兒子,第二個是給平埔族當兒子,而我的祖先就是第二個兒子:陳番的後代。小時候知道自己是平埔族其實很驚慌,因為我對平埔族歷史的發展一無所知,對原住民的印象也不是很好。我印象很深的是我小時候在家裡看新聞,裡面在講吳鳳的故事,畫面中有很多骷顱頭、日本人類學者拍攝的原住民圖像,節目一方面介紹了吳鳳的偉大但也凸顯了原住民社會的野蠻。所以我腦海中對原住民就一直有這樣的印象,就連我小時候聽到耶穌的故事時,都還覺得吳鳳比耶穌偉大。但等到長大才發現這是謊言,是編出來騙原住民的,因為日本政府希望原住民的風俗能夠改善。

我今天會講一下凱達格蘭運動與北投社的關係,在2000年的時候,我加入了台灣平埔原住民協會。事實上,對凱達格蘭的討論興起於九零年代,當時貢寮地區準備蓋核四廠時發現了凱達格蘭的遺址,找到了三貂社、凱達格蘭部落存在的證明。但很可惜的是核四廠那邊不能保存,只能緊急的去搶救,但這些東西都很零碎,沒辦法看到全貌。這些遺址的發現,帶動了凱達格蘭的復興運動,加上當時原住民的「還我土地運動」,進一步促成了凱達格蘭族正名的可能,而這個正名的運動一直持續到現在。平埔族群的串聯,是一個全台社群的串聯,本土化的運動更促成部落開始做文化資產的保存,而北投原住民的發展與在地的長老教會亦有十分緊密的關係。北投社其實是由頂社、中社、下社組成,這三個社是一直都存在的,而下社的番仔厝地區,更是北投地區基督教信仰的發源地。

我想稍微談一下22號公園這件事情。目前22號公園的主題設計雖然收集了很多的歷史圖片,但這些歷史圖片被拼貼、組合卻沒有任何的轉化,會造成很多的問題。例如馬尼拉手稿中對北部原住民的描繪,其實是有問題的,畫這些畫的人或許可能沒有看過原住民、沒有來過台灣,他們對原住民的想像可能是有偏差的。這種奇觀化的想像、文化殖民的問題,要被放到一個公共空間裡,是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的,如果更細緻的去看,其實後面的很多圖也都有問題。所以我們不得不暫緩公園主題的設計、請他們再想一下是不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案。

22號公園的正名運動已然成功,現在叫做北投社三層崎公園。我們想要藉由公園來讓大家重新注意到北投社的傳統領域範圍,但不同時期的北投社,有不同的區域範圍。目前比較可惜的地方,是政府在看待我們北投社的問題時,把它極小化、社區化,但如果我們以一個大的領域範圍來看平埔族的歷史時,這一整個區域都應該被更審慎的看待,而不是被低估。

QA時間
主持人∕策劃人|徐文瑞 引言(節錄)

今天有一個很特別的機會,能把教會的歷史、家族的記憶與在地的文化脈絡串聯起來。三層崎公園原本被命名為「北投山層崎文化公園」,這個名字直接把北投社砍頭、還忽視了三層崎的價值,命名者不懂北投社、三層崎的文化意義與歷史脈絡,也不理解它作為原住民傳統領域的意涵。當然這樣的狀態在台灣一直都持續發生,因此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從在地的歷史經驗中,重新去梳理這些議題,轉型正義不是中央政府官員去決定要做的事情,而是我們自己要做的事情。

問:平埔族有沒有祖靈的信仰呢?

答:我小時候有聽我父親說,他小時候會和他的阿公走路、帶牛、牲禮去七星山對面的小山祭拜,那是他們的聖山。現在山上那個地點也還在,從七星山往南看,對面那個小山、那邊就是。

問:平埔族一直都是母系社會的模式嗎?信仰是否有因為外來政權而轉變?還會信祖靈嗎?是不是清朝時期平埔族的信仰其實就很多元了?

答:原先是祖靈的信仰,西班牙統治北台灣時是有部分族人轉為天主教信仰,荷蘭時期轉為基督教,清朝時道教也盛行於平埔族中,但在這過程裡,祖靈的信仰都依然存在。你如果去看,現在有的北投人家都不會有祖先牌位,因為他們就是有過別的信仰。平埔族確實是很多信仰的族群。事實上我們祭拜祖靈是不留任何東西的,上去只是祭拜,就是不會留東西在上面,現在能看到的東西都是道教、漢人留下來的。

問:我們一直都在說平埔族是母系社會,男生都是打工仔,賺的錢都拿回家,女生才有繼承權。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平埔族的母系慢慢變成父系的社會模式?

答:主要是從日治時期開始,加上漢化的關係,讓平埔族逐漸轉向父系的社會,女性的名字逐漸被歷史遺忘。而且很多人信仰轉換後,祖先牌位也都燒毀了,讓找尋母性族譜更顯困難。

  • 時間

    2018/12/02(日)2-4pm

  • 地點

    自立長老教會(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377號)

  • 與談人

    潘慧安(自立長老會新北投教會長老)、潘梁芳英(退休國小老師)、陳金萬(台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