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 2020/8/7-12/31
地點| 北投保德宮(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517巷臨58號)
策展人| 徐文瑞
參展藝術家| Candy Bird、林怡君、林彥翔、梁廷毓、王正雄及保德宮、工作坊參與者(順序依姓名筆畫排列)

 

策展概述|

泛靈信仰相信宇宙間的萬物皆具有靈性,是最古老的宗教,也是本體論上先於一切宗教的宗教。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不同型態的宗教陸陸續續出現,但是泛靈信仰未曾消失,只是以各式各樣的形式,繼續存在並「擠身於」主流宗教之中。土地公就是一個泛靈論例子。土地公可以出現在河流山石之間,荒野叢林之際,可以化身為石頭、樹木,維繫著人與周遭生態系統的直接連結。

同時,土地公所代表的生態連結是最具體而近身的,範圍狹小而日常。土地公不是蓋亞之神,不代表整個地球,但是在農村裡,祂可以滿佈整個村落,而「田頭田尾土地公」,在規模更大的城鎮或現代大都市中,而「街頭巷尾土地公」。

土地公的普遍存在是現代化的吊詭。在啟蒙現代性的除魅律令之下,土地公代表著泛靈論的魅惑會繼續存在下去。或許,正因為除魅,人類更需要不斷重新部署、維繫生態的關聯,從土地公到我們與科技物的情感和存在連結,我們正在見證啟蒙科學主義的崩潰;也從全球暖化生態危機和人類世的警言中,我們看到泛靈信仰和土地公的重要性。

土地公不是資本主義金錢財富的「財神爺」,而是人類和其他物種共生共存的「生態富裕」eco-wealth 標誌。在現代化的除魅過程中,人類逐漸把土地、森林、河流、空氣,甚至陽光變成只是「資源」,等待產業的開採而獲利,轉換成「資本財富」,從而剝奪原住民的生存空間,摧毀他們的文化,包括他們長期維繫的生態關係。

本次展出以北投番仔厝保德宮為基地,探索近代「定居殖民主義」以來,凱達格蘭北投社所經歷的處境,以及陸續殖民的漢人和日本人在這裡和其他地方所遺留下來的痕跡與影響,透過藝術家所進行的駐地創作,以藝術性的文化生產行動,回應以上所述之概念。

〈流浪誌〉,Candy Bird

本計劃分成兩個部份,ㄧ是保德宮現址旁圍牆上的壁畫,二是從大業路通往保德宮延途的旗幟。概念皆來自以日常個人經驗做為歷史敘述的方法,使用的媒材具備可攜性,象徵不停轉換地點的信仰以及經歷。

壁畫內容以潘姓宮主的個人經驗出發,結合保德宮迫遷的歷史,壁畫所在的圍牆也正是前次保德宮被強拆後展示土地所有權的界線。旗幟的概念來自凱達格蘭族的通用語言;巴賽語,並結合以「設計」轉化道教令旗(三角旗)的方式展現。旗幟上結合巴賽語中的生活單字(英文拼音),以及從中轉化成具隱諭的圖象,製成數面懸掛在通往保德宮的路上,以此提示僅存的文化並指引通往保德宮的路。

〈回家野餐〉,林怡君
心理製圖相較於描繪地理位置的地圖,更精確地呈現人對某個地方的記憶與感知。在作品《回家野餐》裡,我企圖製作一樣見證物:以保德宮現址的主殿尺寸,製作成一張具備任意移動與遮蔽功能的野餐墊(塑膠帆布),上頭繪製著如何回訪保德宮故事起點的記憶地圖。透過與潘大哥的對話及隨機邀請不同人的坐上野餐墊,野餐行動就像將保德宮不斷搬移回過去凱達格蘭族人位於貴子坑溪的頂社,繼續回返原漢文化融合的緣分,自族人在此拾得王爺、遇見漢人信仰開始,開展「家/回家」的各種可能。
〈斷面時空:保德宮〉,林彥翔
諸多年前,陽明山腳下平埔族北投社的潘姓族人,在意外之下撿到一尊池府王爺神像,爾後便一直由潘姓族人所供奉,數十年間王爺也多次顯靈,神蹟廣傳各地。然而在時代更替、政權轉換之際,因政治、經濟、都市規劃等考量,族人多次被迫遷移原本的居住地,在這一系列的變遷過程中,池府王爺也隨著北投社潘姓族人搬遷,數百年來不曾間斷的庇佑著。 叩合著族人的漂泊與遷徙,本次計劃嘗試將此時空的斷面再現,依照北投社潘姓族人曾經居住過的地點,也正是王爺曾經守護過的各個地方,試圖以一個回返的方式,將王爺的照片帶回這些過去駐紮過的地點,並還原六個代表性場景,將迫使拆遷的議題(開採瓷土、興建跑馬場、捷運淡水線工程土地徵收、十信高中佔地爭議)與神像照片並置於同一畫面之中,試圖回應北投社的迫遷史。
〈土地神在看:廟牌修復計畫〉,梁廷毓
保德宮置於巷口的廟牌,多年前年拆廟至今就沒有重修過,仔細審視有未畫完,未設色的線描、撞凹變形的鐵桿、大面積的褪色和掉漆、鏽蝕,平常周遭被人亂丟棄垃圾。本次的計劃,藉由和保德宮的族人、漢人信徒們共同討論重修方式,以及協作立牌安裝的方法,重新修復廟牌、上漆設色、整造周遭被圾垃環繞的環境,並於旁邊鐵欄架設以番仔厝「平埔社土地公」為形象的警示的標誌,挪用台灣民間神靈監視的觀念,與修復後的廟牌彼此呼應。
「畫下來:磁磚彩繪工作坊」保德宮磁磚彩繪成果,王正雄及保德宮、工作坊參與者
保德宮因為捷運興建、私人土地問題,經歷多次的迫遷,許多原本珍貴的廟宇彩飾不復存在,如牆面的裝飾彩瓷,就因為被迫遷移到現在位址而都被打掉,本計畫邀請北投磁磚彩瓷畫師王正雄老師,向工作坊參與者和保德宮信徒介紹北投彩瓷知識和繪畫技巧,並帶領大家一起為保德宮廟壁繪出雙龍、雙虎、山水等彩瓷裝飾。

擴增實境導覽操作說明

緣起北投社族群議題與藝術公共性意義的討論,計畫內容置入擴增實境導覽體驗,希望在展期之後延續與在地社群的互動,並透過此平台讓議題討論延續發酵。

操作步驟:
1. 開啟App
2. 掃描擴增實境標記
3. 畫面出現擴增實境效果
〈土地神在看:廟牌修復計畫〉,藝術家 梁廷毓
前往保德宮,從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轉入517巷口時會遇到〈土地神在看:廟牌修復計畫〉的土地公廟牌,開啟app掃描廟牌將會看到擴增實境效果-保德宮廟眾在工作坊『未來廟址:「捏出重建的路」』的集體創作將會出現您面前。
〈流浪誌〉,藝術家 Candy Bird​
保德宮前停車場旁的牆面上的作品是〈流浪誌〉,開啟App掃描盆栽植物葉子及獅子頭將會看到擴增實境效果,盆栽植物及獅子的表情都會動起來喔!
〈斷面時空:保德宮〉 ,藝術家 林彥翔​
繞過保德宮前停車場旁的牆,後方水泥牆上的金牌是〈斷面時空:保德宮〉的擴增實境標記,開啟app掃描金牌將會看到擴增實境效果,巨幅的攝影作品將出現在您的眼前。
〈回家野餐〉,藝術家 林怡君​
走進保德宮,開啟App掃描供奉桌上的植物裝飾將會看到擴增實境效果,在〈回家野餐〉的擴增實境效果藝術家將講述在這邊駐地研究聽聞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