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位於秀山路「北投社三層崎公園」進行規劃整建,因公園內的歷史長廊未能適當呈現當地凱達格蘭族的文史脈絡,引發北投社族人不滿。同年,鳳甲美術館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之邀,希望能經由公共藝術的浸潤,發展以原民史觀來看待地方脈絡,彌補未能呈現的北投社文化歷史。

 

「北投社三層崎公園」過去被稱為「北投22號公園」,是北投第三公墓,葬有不少當地凱達格蘭族的先民,稍往山上的貴子坑,更是凱族的部落之一「頂社」,這一帶過去幾乎都是北投凱達格蘭族的活動領域。然而這段歷史,被深入探討的部分並不太多,整體社會氛圍也沒能打開民眾對平埔族群的探究。

 

事實上,公園的爭議可以說是一個引子,牽引出長期以來,台灣史觀所缺乏的部分;在過去殖民統治的影響下,以漢人為主體的史觀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也表示社會普遍對過去歷史認識的不足,缺少對自身土地和文化更多的包容所致。因此,鳳甲美術館邀請森人、地方藝文工作者等,組成一工作團隊。每年與獨立策展人、當代藝術家、北投凱族後裔、地方社團組織、文史工作者、臺北藝術大學等進行合作,在藝術展演、工作坊、講座等活動執行中,提供民眾對北投在地、北投社、凱達格蘭族、平埔族群等更多關注、思考和體驗的機會。

 

然而,懇切地說,在過去殖民政府、當局執政者、及全球化的影響下,今現存北投凱達格蘭族的生活痕跡極為稀少,相關資料也很有限。過去九零年代,平埔族群運動之熱潮所幸喚起不少社會的關心和探究,但然而至今二十餘年,大部分累積的研究資料卻停留當時。我們要如何以藝術之名,將此計畫視作一個平台,每年累積無論或大或小的行動、創作、紀錄、田野資料等,為民眾注入不同的閱讀視角,提供社會看待這塊歷史更多元的方式,正是我們持續進行中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