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2025 腳下的土壤,留住一群人的信仰 講座

巴賽語課程|重新從凱達格蘭族祖先視角看世界

i

巴賽語初探課程重新從凱達格蘭族祖先視角看世界

巴賽語來自台灣北部,是凱達格蘭族的語言,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流動、交談、交換食物與故事,後來,像許多平埔族群的語言一樣,慢慢被沉默。作為南島民族的一支,巴賽語曾是族人之間的通用商貿語言,然而,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它是文化的載體、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與祖先對話的唯一線索。這次課程,不是要教你流利講出這門語言,而要揭開凱達格蘭族歷史的一角。

什麼東西重要,什麼樣的字詞就會更常被使用,被留下來!彭凌老師在講座中帶我們走進那一千多個詞彙拼出的世界——同是南島民族,凱達格蘭族的通用商貿語巴賽語中,藏著與其他原住民族共通的美食密碼,祖先流傳下的傳統語料中,還有魔幻復活之法。

關鍵字凱達格蘭族、巴賽語、平埔族群、語言

  • 第一堂課

    8.23 (六) 10:00-12:00 巴賽語中那些被遺忘的凱達格蘭族食衣住行育樂 

  • 第二堂課

    8.24 (日) 10:00-12:00 從巴賽語料看凱達格蘭族的古早味愛恨情仇

  • 講師

    彭凌 (凱達格蘭族塔塔悠社頭目後裔、原民文化推動者)

  • 地點

    凱達格蘭文化館(北投區中山路3-1號9F)& 線上

  • 協辦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凱達格蘭文化館

  • 贊助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8/23 (六) 10:00-12:00  巴賽語中那些被遺忘的凱達格蘭族食衣住行育樂 

8/24 (日) 10:00-12:00 從巴賽語料看凱達格蘭族的古早味愛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