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獨立策展人徐文瑞延續其「本草城市」展覽概念,提出與鳳甲美術館合作,並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公共藝術計劃下,策劃「本草城市:北投,平埔族」系列講座、讀書會、放映會與煉硫路線走踏,並由森人策劃系列工作坊,這一年也是森人首次進入保德宮舉辦活動。 因為對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關心下,2019年由鳳甲美術館主導,策展人徐文瑞提出「尋找刺桐的家 – 平埔族群在哪裡?」展覽,並策劃平埔族群等相關議題講座,邀請北投說書人規劃郁永河採硫路徑。森人系列工作坊則以歷史場域,如北投社三層崎公園、貴子坑水保園區、保德宮等為地點,由在地職人、藝術家帶領民眾參與的手作活動,此外,森人並邀請藝術團隊o!land(Dorothy Wong Ka Chung &Benjamin Ryser)在太魯閣和北投兩地駐地,進行工作坊和創作,由藝術家秦政德和文史工作者楊燁帶領走訪七星山的踏行活動,在北投開啟走踏自然、文史經驗的浸潤。
因為和保德宮建立較多的默契,因此,2020年,在鳳甲美術館主導、森人提案之下,策展人徐文瑞策劃以「流浪的土地公:保德宮的神明地誌學」為題,透過以保德宮為基地,進行公共藝術展覽。森人持續籌辦在保德宮的工作坊活動,其中工作坊地點於七星山系舉辦,結合走踏和工作坊的形式,提供民眾在自然環境中有更深刻的身體感知。同年,此計劃也與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合作,由北藝大USR計劃主持人張懿文帶領國際學生參與磁磚彩繪和陶土工作坊活動,進行國際交流,亦集結過去,由鳳甲美術館出版「巫地北投:一個生態文史走讀」一書。
在這個契機下,「森人-北投藝駐計畫」團隊成行,認為透過藝術,無論關注高山或平地原民的事,都離不開對自然的觀照。經過2021年武漢病毒的疫情時期,人與人的關係和互動模式逐漸改變,在森人北投團隊的觀察下,保德宮的信仰群也有了變化,基於對土地認同、原漢融合議題的關注,以及對保德宮的情義相挺,2022年在保德宮以「來溝仔邊的灶腳說故事——森人.北投篇」,透過打開保德宮閒置和半開放式廚房的暗角,邀請藝術家游孟書設計、帶領民眾工作坊,並也善用廚房空間,舉辦食農概念的工作坊,亦持續邀請呂理昌老師,帶領走踏北投社與他社的連結古道,對北投凱達格蘭族的歷史開展另一頁風景。 森人所關注的,可以從藝術裡關照「自然」及其延伸矛盾,以與自然交往的藝術進駐為方法,好奇虛構性策展的展演框架能否翻轉某種在地認同,並淬煉出另一種自然知識於藝術的限線之中。
「森人-北投藝駐計畫」旨在透過藝術介入,探索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歷史記憶、當代挑戰與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我們關注的是自然與人類活動之間的衝突與和解,透過現地創作、社區工作坊及走踏活動,試圖在地理、歷史和社群的多層面中重新定義「北投」。我們期望在藝術中尋找可能性,將歷史、土地和當下生活的交織轉化為感知的體驗,喚醒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並激發社群的文化認同與自我認識,讓「森人-北投藝駐計畫」不僅僅是一個藝術計畫,更是一場與土地對話的旅程。
然而,懇切地說,在過去殖民政府、當局執政者、及全球化的影響下,今現存北投凱達格蘭族的生活痕跡極為稀少,相關資料也很有限。過去九零年代,平埔族群運動之熱潮所幸喚起不少社會的關心和探究,但然而至今二十餘年,大部分累積的研究資料較多停留當時。未來要如何以藝術之名,將此視作一個平台,每次累積無論或大或小的行動、創作、紀錄、田野資料等,為民眾注入不同的閱讀視角,提供社會看待這塊歷史更多元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進而知道對文化的尊重和保存,也正是持續進行的課題。
*****
// 歷年工作計劃 //
2018「藝/異地重遊北投社 」公共藝術計劃
計劃主持|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
「本草城市:北投.平埔族」系列講座主持|徐文瑞
系列工作坊主持|森人
—-
2019「尋找刺桐的家–北投平埔族」公共藝術計劃
計劃主持|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
展覽策劃&講座主持|徐文瑞
工作坊&走踏策劃|森人
—
2020「流浪的土地公—北投社保德宮的神明地誌學」公共藝術計劃
計劃主持|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
展覽策劃|徐文瑞
執行團隊|森人
合作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IMCCI at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x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劃(USR)「Hi-Five Plus:從北投平埔族群道屏東原住民的國際藝術對話」
—
2022「來溝仔邊.灶腳說故事——森人.北投篇」公共藝術計劃
執行團隊|森人
—
2024「大屯山下的風景:從北投社出發」公共藝術計劃
執行團隊|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