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植物放大鏡陶藝坊:北投平埔篇

  • 展期

    2019/11/16(六)13:30-17:00

  • 集合地點

    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112台北市北投區秀山路161號)

  • 主講人

    陶藝家 李寬池&藝術家 陳科廷

貴子坑水保園區可說是北投社過去的傳統領域,過去統治者為開採當地特有的白瓷土,北投社被迫遷移,1930年代後,造就白瓷土成為台灣日常生活主要的陶瓷原料,這裡也聚集許多窯場、洗石業者、繪師等行業,盛極一時的開發也讓陶瓷成為台灣當年重要的出口產業。然而,因為過度開採,1977年薇拉風災引發當地嚴重土石流,造成多人因災害死亡,從此貴子坑禁令開採白瓷土,因而轉為水土保持園區,用以提醒社會大眾,關於環境與人的平衡。 本工作坊邀請民眾來到貴子坑北投社的頂社,親身體驗這充滿歷史和故事的地點,走一遭親山步道,從地質、地貌、植物等生態的環境體驗,透過現場陶土的揉捏,讓參與者體驗岩礦土的魅力,用雙手捏塑,取材當地植物為拓印素材,專注投入,讓身心與大地合一,讓我們從歷史人文的角度,體驗並重新修復人與土地的關係。


帶領人 陶藝家 李寬池

自1991年開始進行陶瓷岩礦理論的實踐,長年以柴窯反覆燒製岩礦土實驗,因發現原礦石各具不同遠紅外線的放射能量與軟化水質的功能、孔隙導熱特性,因此創作上也展現出陶土多樣的質感與色彩,應用在不少陶壺作品中。由於岩礦採集非常不易,需在山野溪谷中尋找蟄伏已久的能量岩礦,因此在這樣的尋土過程中,將身心置於大地自然中打滾,體悟出審美的直觀性靈。其作品曾於第五屆陶藝雙年展入選歷史博物館展出,第二和第三屆和成金陶獎獲銅牌獎、銀牌獎。

帶領人 藝術家 陳科廷

在鄉野島嶼成長,典型植物人、採集人,熱愛大自然生活、喜歡收集故事、學習傳統工藝,並從生活中創作。在去過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島國從事農業技術援助工作後,決定要返回自己的島嶼,走進部落、村莊收集更多人與自然共生的傳統智慧,調查島嶼芋文化。現回歸家鄉新北坪林成立採集人共作室,整理舊宅及田園,並參與接辦多場藝術駐村、展覽及工作坊,將資源引進社區,期望開創結合農耕、生活及技藝共享的社區永續工作室。

Back